第60章 三万年,三万年,你猜,为什么是三万年?-《上玉阙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然而,在王玉楼注意不到的地方,金山那铁石构成的心脏,在王玉楼的又一次无意识标点下,忽然紧绷了起来。

    真就是无意识标点,在王玉楼眼中,三万年这个划分关乎金仙、天仙之分,自己又想不明白,和愿意传道‘真传一句话’的金山老祖共同研究研究属于很正常、很合适的小事。

    然而,命运总会有眷顾小王的时候,小王一路走来,在这个混账世界,赶上这个混账时代,走的又累又艰难、还战战兢兢,倒霉的事情、阻挠他人、恶心他的人更是层出不穷。

    这一路走的很难,但王玉楼做了那么多事,参与了那么多重大的时代关键节点,命运总会在数值概率上,偶然的眷顾小王,这种偶然性就是必然性的闪烁。

    所以,这一刻,命运眷顾了小王,也眷顾了金山,眷顾了天外天,让王玉楼思考了这个问题,当着金山的面,情理之中的问出了这个问题并试图邀请金山老祖一起研究。

    三万年,三万年,为什么是三万年?

    恐怖的细节,这个细节,细节到不能再细节,但里面藏着的恐怖,足矣让大天地再倾覆一遍.

    “哈哈,玉楼,顶级仙尊们怎么想,我一个普普通通的仙盟紫府,又如何能知道。”

    金山的那张逼脸,还是如往常一般古井无波的金石模样,但他似乎感受到了,在大天地的顶端,一群恐怖的存在正在凝视。

    来自九霄之上恐怖巨擘们的凝视,在金山那金石般的心中,掀动着铁海金涛。

    仅仅是看了那恐怖的细节一眼,金山的道心都要被压碎了。

    可怕!

    他强笑着应和了一句,见王玉楼还在皱眉苦思,便斟酌着开口道。

    “不过,我有一个猜测。

    如果说散仙对应的是紫府的地位被进一步的挤压,那天仙和金仙的分野,则是另一种挤压。

    以前,莽象是仙尊,青蕊也是仙尊,毕方也是仙尊,嗯,哈哈哈,你也是仙尊,玉阙仙尊嘛。

    但分了天仙和金仙后,莽象就没法和老牌的仙尊并列了,金丹之上的利益分配会出新问题。

    底层的修行等级重构,对应的是修仙界秩序的重构,必然是颠覆性的。

    只是无法确定,这种修行等级的重构,是单纯名称上的重新明名,还是天地规则上的再改变,或者说底层改变,高等级则是单纯换个名字。

    都有可能,在押注未来的原则下,你我都要为未来可能得变化做准备了,麻烦。”

    以前,莽象是莽象仙尊,王玉楼是玉阙仙尊,青蕊是青蕊仙尊,都是仙尊,但完全不一样。

    小王是名义上的仙尊,莽象是底层的仙尊,青蕊是顶级仙尊,不管你是什么仙尊,高低都是仙尊。

    未来,层级上的重构会颠覆当前修仙界的统治秩序,惊涛骇浪,但不好下注,因为变化太大,怎么下,看起来都难赢。

    “老祖,大体的思路我有,只是您想清楚要如何做了么?

    我建议,不如主动向群仙台申请,前往崇仙州抗妖一线。

    对了,您的寿元还有多久,如果寿元足够,您完全可以打满这次仙盟和灭仙域大战。

    毕竟,说不定什么时候,大战就会忽然结束。”

    然而,面对王玉楼的邀请,金山终究是拒绝了,他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。

    “哈哈哈,我不急,我不急,我等了那么久,不差这点时间。”

    ——

    如果说谋划金丹是仰望星空,那王玉楼做的还行。

    刚刚一百岁,备战证金丹。

    这种修行的速度,在万古天骄的横向对比中,都属于独领风骚的强。

    也不是王玉楼卷,单纯是他赢得比较多,顺势而为,到现在,身上凝聚的势,足够大。

    甚至能大到让小仙盟盟主苍山曲线拉拢的地步。

    如果这样的小王还没机会冲金丹,还没资格开始准备争金丹,那大天地估计没多少人有机会成金丹了。

    当然,证金丹是个极难的过程,越往上走,路越难,这个难度的提升不是线性的,而是爆发式的提高。

    所以,王玉楼不能天天就仰着个脖子,指望金丹从天上落下来,直接落进他肚子里,不现实,他依然需要脚踏实地的往金丹的方向一步一步的走。

    但修仙界最混账的点就在于此,滴水洞内传功不传法,修行之法的法。

    修仙界也一样,开紫府的法门需要自己找,证金丹的法门,更是每个人都不一样,所有前辈的路只能借鉴,不能复刻,必须走出属于自己的路,才能有机会触达那个层次。

    这是个属于个体的奋斗过程,王玉楼的奋斗气魄自然是很足的。

    但他的奋斗,已经过了要自己冲锋的地步了——至少大部分时候如此。

    西海,陈养实在婉拒了几百名修士的跪地挽留后,艰难的在众人的拉扯中,义无反顾的飞到了天空之上。

    这位水尊派系的变法闯将于空中驻足,而后转身,向西海仙城的方向深深一拜。

    西海给了他一个巨大的舞台,让他真正的实现了自我的突破,在仙盟体系内,拿到了变法中的关键功劳。

    穷海真人发迹西海的臂助,水尊对变法的支持,王玉楼对他的认可,陈养实自身的天分。

    天时、地利、人和,所有的一切,缺一不可。

    陈养实走了,带走了上百万枚的‘谢罪灵石’,带走了西海修士们满腔的憎恨。

    留下的,除了几百名哭着求他别走的演员外,便是一个新的、姓王的西海。

    陈养实得名,王玉楼得利,很公平。

    他的遁速催发到了极限,因为,紫府之机就在仙城等待他去领取。

    为了紫府,陈养实也拼了大半生,其中的酸涩与曲折,怎能不令人激动和期待?

    如果有的选,谁又喜欢做狗呢?

    举着玉阙仙尊的画像就任西海时,他心中究竟在想什么,只有陈养实自己清楚。

    再临阔别已久的仙城,这里没有欢迎陈养实的队伍。

    西海的龙虎真人协理,在仙城,不过是个蚂蚁大小的小角色。

    但陈养实也不在意,他第一时间,便低调的回到了穷海宫,面见自家老祖。

    “.现在我就被这件事架了起来,老祖,都怪养实思虑不周,心中有些急了。

    那些西海的修士记恨我,自己糟了罪,就开始四处散布不给‘谢罪灵石’便要被玉阙宫查办的消息。

    我在西海,借几位紫府前辈的力量查处,但即便查处了些人,这种屁话终究是被传开了。”

    陈养实苦涩的开口道。

    他辛辛苦苦拿到了紫府之机,但自己又给自己挖了个大坑。

    可笑的忠诚表演,欺压着西海的其他修士,结果被人反向将了一军。

    仙盟整体正在欣欣向荣,但小陈的紫府之机却在风雨飘摇中摇晃。

    “自作聪明、小聪明、聪明反被聪明误,你就是太顺了,才会如此不知轻重的乱来!”

    穷海也是无奈,陈养实是他门下最优秀的子弟了,他把最好的机会给了陈养实,还给足了支持,才有了陈养实在西海看似毫不费力的成功。

    可现在.

    “老祖,养实知错.”陈养实低着头,乖巧的回答道。

    自家老祖还愿意骂他,说明这件事有补救的空间。

    “你且等上几天,玉阙道友现在可不好见。

    几日后是群仙台例会的日子,那天他会在群青馆接待部分请见的修士。

    到那时,我再亲自带你去见他。”

    一百多岁的资深筑基,有时候也会拉一裤裆,这种事,都很难说,总会有失误,不是吗?

    不过,陈养实有穷海为他擦屁股。

    为什么说《玉阙第一法旨》所贯彻的仙盟反贪,本质上是阻碍底层修士的未来呢?

    原因就在于此,底层修士没了越轨的机会,那些在底蕴和早期积累过程中有优势的存在,便会在最近的一个时代内成为相对优势者。

    下一个稍远些的时代及以后,则是那些极少数的天赋极佳者和‘新一代的底蕴型修士’有相对竞争优势。

    绝大多数修仙者,将在底层到次底层的过程中,获得相对的公平,但丧失的,却是往上继续走、跨越筑基—紫府门槛的机会。

    抛开所谓的道德因素,不能越轨,一切都要服从规则,但规则.

    再简单点,顺势而为是有试错成本的,没有积累空间的底层修士,会被直接排除到竞争之外.

    总体来说,还是能提高仙盟的效率的,毕竟,大部分修士的追求又不是真长生,活的不那么苦,已经够他们乐的了。

    两日后,仙城新开的梧南州特色赛马场。

    随着王玉楼渐渐在仙城站稳脚跟,围绕着他的玉阙派,将王玉楼个人的爱好渐渐传递到了仙城之中。

    比如,因为王玉楼喜欢用水玉拟信、传令,所以,仙城的水玉以八品灵材的品级,卖出了七品灵材的价格

    再比如,梧南州特色赛马场从清溪坊一路开到了群青原仙城。

    或许等下一任喜欢斗鸡的盟主上任后,仙城又会兴盛起斗鸡场吧,难说。

    能容纳几万人的赛马场中,六只大妖境界的赛马,十二只大妖境界的猛兽,正在拼命的厮杀。

    看台上的修士们,因为盟主大人的到来,也跟着激动了起来,热情的声浪传递着忠诚,震的方心虔脑壳疼。

    “至于那么激动么?”他低声的吐槽了一句。

    人只有踏入了那条河流后,才知道自己喜欢不喜欢,只是修仙者和凡人不一样,有时候即便想退,也退不得。

    家族的期待,个人的追求,巨大的沉没成本,裹挟着方心虔,逼着他一次次的跟着玉阙派门下的其他修士,在无尽的献忠表演中沉沦。

    痛苦、煎熬,但又有希望,可希望却也不大,方心虔其实是后悔的。

    “仙尊的反贪训诫令,在仙盟范围内掀起了无尽的波澜,底层的练气和筑基,对于仙尊,越发的信任和期待了。”

    陈养实已经是个成熟的玉小将了,他这样的存在,没那么多资格左右横跳,水尊要忠,玉阙仙尊也要忠。

    “是啊。”方心虔附和了一句,两人却尴尬的发现,明明是无猜的竹马之交,如今竟连个话题都找不到。

    不是场合不对,而是两个年轻人,在修行的路上,已经走的太远。

    所谓的友情,在意义的维度上,被修行带来的复杂化给冲击的支离破碎。

    向上的渴望没有错,友情的珍贵更是毋庸置疑,只是太多事、太多事,没有什么完美的答案。

    或许遗憾,才是修行者一生的常态。
    第(2/3)页